当前位置:首页>老互联网 >互联网资讯>正文

二战德军大脑,改变了世界军事史

2023-02-18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59 科学技术网

二战德军一直以来都以强悍著称,抛开意识形态和邪恶的思想理念,纳粹德国的陆军在军事史上确实有它为人称道之处。

二战德军之所以如此凶悍,除了他们的军队素质和先进装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拥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一个先进的指挥中枢。

这个“大脑”当然不是狂人希特勒,而是一个叫做“德军总参谋部”的机构。

上个世纪初的德国人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有优异的表现,而他们之所以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几个军事强国,总参谋

二战德军总参谋部的前身是普鲁士军官团参谋总部,更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上个世纪,当时被称为“军需总监部。”

在人类历史早期的战争中,一军主帅就是整个军队的大脑,他的决策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结果。虽然当时也有类似于参谋军师之类的职务,但其作用并不显著,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而自拿破仑开始,“参谋部”的概念便被广泛熟知并运用,因为随着科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军队的组织度更加严密,战争的形势变化更快,仅凭一位主帅的军事才能已经难以赢得一场战争,即便这个主帅是位军事天才。因此,需要更多的情报、资料和助手来制定军事计划,来赢得战争的胜利。

拿破仑的军事成功刺激了普鲁士人,普鲁士的军事贵族们开始筹建自己的参谋部,即普鲁士军团团总参谋部。

从此,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的总参谋部应运而生。

如果说拿破仑的参谋部还只是他下属的一个办公机构,那么,普鲁士军官团创立德意志继承的德军总参谋部则是一颗不折不扣的“战争大脑。”

上上个世纪,普鲁士人打了三次会战,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结果,这三次战争都以普鲁士胜利告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而当时指挥这三场战争的正是总参谋部,他们的核心人物就是鼎鼎大名的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老毛奇。”

一战中,德国皇帝先后更换了几任总参谋长,但决定一战的仍是德军总参谋部,因为他们面对两面夹击的对手,其实虽败犹荣。实际上,一战前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施利芬计划”恰恰就是二战闪电战的雏形,只可惜由于当时的技术装备和思维观念的限制,这个绝妙计划未能在一战中实现。

二战前期,希特勒还是相信德军总参谋部的,也赋予了这个机构足够的自由空间,于是这个机构酝酿出了一个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森林突入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以及一个月占领法国的“黄色方案。”

可以说,德军总参谋部是德军在战争前期取得巨大成功的幕后主导者,没有这个机构,就不可能有震惊世界的闪电战。

然而,希特勒作为一个独裁者,他们希望将所有权力都紧紧攥在自己手中,他开始逐步插手总参谋部的事务,并最终架空了总参谋部,他频繁的更换总参谋长,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但缺乏才华的人。

也就是从此以后,德军的战略战术错误一个接一个,而希特勒也只有用不断的撤职换人来掩盖自己的战略战术的低能。

其实,1938年后希特勒便已经将总参谋部拆分,1941年更是彻底将总参谋部拆分个几个机构闲置,所以说,德军总参谋部在二战中,尤其是战争中后期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二战后,世界各国都已经效仿德国组建了自己的总参谋部,而二战后,世界各国更是对参谋部的建设越发重视,现在,总参谋部已经是现代化战争的核心机构,可以说,是德国人开创了这段历史。

阅读上文 >> 暂无
阅读下文 >> 暂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hst.com.cn/hulianwang/20230218_5643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科学技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