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中的白细胞
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一般来说,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肠道炎症的程度。

大便常规白细胞是通过大便检查发现白细胞变化的,一旦白细胞出现异常,就可以初步推测受检者的肠道出现了感染。因为各种肠道炎症都会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局部白细胞聚集,组织通透性增加,进而白细胞增多。
大便隐血
大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目前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
正常粪便中没有胆红素,但有粪胆原和粪胆红素,粪便隐血试验一般呈阳性。当粪便胆红素含量减少时,表明存在胆道梗阻,当完全梗阻时,粪便外观呈白色粘土状,粪便胆红素和粪便胆固醇检测呈阴性。如果粪胆素和粪胆红素水平升高,则是诊断溶血性疾病的重要参考。
粪便常规检查的正常值
临床医生通常通过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来了解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排泄物也能反映身体状况,看似神奇,其实很简单,只要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在标准值内,就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1、大便颜色。正常颜色:成人为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2、大便形状。正常形状:成形软便。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大便常规检查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 "报警器",下面我们来看看大便常规检查有哪些。
1、大便隐血:可以检查出大便中极少量的隐形出血,常见的隐血疾病有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一般来说,大肠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大肠癌患者仍然可以从事工作。一般的大肠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会定期出血。在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隐血阳性,晚期患者隐血阳性率达 90%以上。消化道出血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隐血常规检查也多为阳性,或间歇性阳性。
2、白细胞:白细胞高说明有炎症。
同时,大便常规检查在查性状、颜色、寄生虫等,这些也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这对爱吃生鱼的广东人意义更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