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影响生育率的因素一定要清楚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事实表明,经济发展的进步往往伴随着生育率水平的降低。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如果长期不能有效改变低生育水平,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时加剧。为应对 "未富先老 "问题,我国相继调整了生育政策,但低生育率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改变。在现代人口结构转型的低生育率背景下,提升生育水平已成为保障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I. 生育现状

自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中国总和生育率为 1.18 以来,由于生育数据质量问题,人们对中国实际生育率的认识长期处于 "雾里看花 "的状态。然而,对于中国的生育水平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一事实,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低生育率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事实。

同时,中国早在 2000 年左右就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我国先后实施了 "单独二孩"、"全面二孩 "和 "全面三孩 "政策,但根据近年来新生儿总数的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释放了生育潜力。然而,根据近年来新生儿总数的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所释放的生育潜力固然使新生儿数量下降速度较前期有所放缓,但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改变。

II. 生育及其成本和影响

生育的预期成本和效益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昂的生育成本是我国适婚年龄家庭生育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从 "单独二孩 "到 "全面二孩 "的政策调整期,大多数符合政策条件但不愿意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基本都一致表示当前生育成本高是放弃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

在家庭生育决策中,生育成本是家庭决定是否生育的主要因素。国内也有学者分析了生育给家庭(尤其是女性)带来的时间成本。研究发现,多生一个孩子,城市妇女的月工资将下降76%;多生一个孩子,城市妇女的终生工作时间将减少6至7年,收入损失达30万元左右,巨大的生育成本是超低生育率形成的重要原因。

生育的社会成本和收益。一般来说,当家庭对子女的消费偏好越强烈,收入水平越高,生育成本就越低。考虑到生育收益的社会化,一个家庭的生育选择会受到其他家庭生育选择的影响,其他家庭选择生育的孩子越多,这个家庭选择生育的孩子数量就越少。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全社会所有家庭实际生育的子女数量都小于理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口数量。这就产生了类似于公共选择理论中常见的私人供给小于集体需求的公地悲剧。

诚然,中国的生育率受政策干预的影响很大,生育率转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然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之后,经济发展成为描绘中国生育率轨迹的主要因素,而政策则成为非重要因素。

专家提醒影响生育率的因素一定要清楚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