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 >环境信息>正文

江苏浙江GDP放缓,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真是被环

2023-02-18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53 科学技术网

江苏和浙江两省是中国广义上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丰饶,温暖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以过去江南地区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发展壮大,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表现的异常出色,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经济第一梯队,而江苏和浙江两省又是长三角的主力组成。但是随着近来中国经济的整体放缓,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增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江苏和浙江的GDP增速已经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下降了3成以上,而随着近来环保法规的不断收紧,原来民资活跃的江南两省更有制造业萎缩的说法,那么浙江和江苏的经济增速放缓真的是被环保政策拉低的吗?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粗放增长早已过时

其实对中国经济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知道这轮的经济萎靡还真不是因为最近环保政策的收紧才开始的,早在2011年就有经济放缓的苗头出现,而到了2013至2015年,中国的GDP增速已经由原来的8%到9%下降到了7%左右。而反映到东部沿海的江苏和浙江两省就是大量的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到了越卖越赔,不卖就死的阶段,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处在逆向淘汰的阶段,即谁按照正常标准生产谁成本高,谁成本高谁的产品就卖不掉,卖不掉企业就会破产死掉。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去工矿企业的野蛮生长严重的推高了工业产能,就拿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江苏来说,钢铁是江苏的一个重要产业,江苏钢铁在全国的地位可能仅次于笔者所在的河北地区,而之所以过去几年江苏的钢铁企业利润不足,主要并不是达标的好钢材太多了,而是劣质的小作坊过剩了。劣币驱逐良币,好钢材被不达标的坏钢材冲击的抬不起价格,于是就造成了恶性的循环,经济和环境双输,而且工人的待遇也保证不了,因为在不提高技术的前提下,企业都是通过压缩成本来保证利润的,而员工的工资就是企业压缩成本的第一目标。所以那时候有一句名言,即没有工业利润的就业都是耍流氓,这句话放在几年前的江苏再合适不过了。

江苏的钢铁工业是仅次于河北的存在

和江苏的钢铁工业相对应的是浙江的木材加工和小家电产业。在环保政策收紧以前,浙江就是全国的木材家具和小家电生产中心,以村和镇为单位的浙江小企业成为了江南民资活跃的典型代表,而随之带来的也是难以监管的排污质量和越来越少的企业利润。这其中我有一个亲身的例子,2010年,因为乔迁新居,笔者就亲自去浙江义乌订购了一套实木家具,从量制尺寸到家具完工用了三个月,从上漆打磨到品质手感都非常满意,然后到了2015年因为住宅改善又定制了一套家具,大小规格和之前都差不多,但只用了一个月就交货了,而且价格还便宜了2万,但品质手感和上次相差甚远,问原因是因为周围小木器厂太多了,竞争激烈,工厂只能通过缩短产品工时和打价格战来维持生计,至于品质和环保早就照顾不上了。所以说没有环保政策的规范,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就会加剧,根本无益于产业升级和技术提高。

类似这样的木器厂浙江多不胜数

环保让竞争良性循环

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经济状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随着最近2年环保政策不断收紧,那些唯利是图,违规生产的小作坊得以关停,使得真正有技术有规模的企业资金的压力和市场的压力骤然减小,从而可以在明晰的环保法规下改善工艺,投入研发,让生产进入到正向的良性循环之中,去年笔者去浙江旅游时发现,曾经污水密布的乡间小河得到了根本上的治理,青山绿水得到了保证,尤其是笔者长期居住的河北唐山地区,过去几年一直是华北雾霾的重灾区,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落实,去年唐山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下图就是笔者去年冬天在唐山老家的实拍,天空真的是蓝了不少。

这样的天气在冬天的唐山真的很难得

浙江的环保也卓有起色

而且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工矿企业的利润也得到了保证,企业有能力维持环保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否则小企业小作坊违规排污,用不达标的产品让全体人民为环境买单,既加重了环保压力也破坏了正规企业的合理利润,属于典型的不可持续发展,继续下去只会加剧落后产能的出现。对于缓解经济压力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崩溃时的影响更大,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说环保政策是GDP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不客观的。

欢迎点击关注,更多有意思的观点与你分享!

阅读上文 >> 暂无
阅读下文 >> 如果你用的是华为手机,记得关闭这3个设置,手机流畅又省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whst.com.cn/huanjing/20230218_13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科学技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