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海洋玩具城》
教学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幼儿总是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在这个过程中,玩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也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操作活动进行,他们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本活动从幼儿喜欢的海洋动物入手,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认识各种海洋动物玩具;运用游戏“和玩具交朋友”,了解玩具有软软的和硬硬的不同质感;通过“帮玩具找家”, 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软软的和硬硬的对玩具进行分类;利用多媒体课件,迁移幼儿经验,知道在幼儿园玩完玩具后能够分类整理,放回原处,感受玩具带给大家的快乐。
主要实施策略:
一、游戏贯穿,调动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创设“海洋玩具城”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 “和玩具交朋友”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简单认识海洋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了解玩具有软软的和硬硬的不同质感;运用“帮玩具找家”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软软的和硬硬的对玩具进行分类;在活动中将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
二、有效整合,丰富经验。
《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和玩具打招呼的机会,引导幼儿表达对玩具的友好;观察玩具时感知颜色、形态、软硬等,发现其特点;送玩具回家时能够轻轻的并和玩具说“再见”,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经验。
三、课件呈现,迁移经验。
视频课件以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视听兼备,能够在丰富有趣中浓缩宽泛的知识,满足幼儿在具体形象中有趣学习的需要。活动中视频《我会整理玩具》以动画的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迁移幼儿经验,知道在幼儿园玩完玩具后能够分类整理,放回原处,感受玩具带给大家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海豚、小乌龟等海洋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了解玩具有软软的和硬硬的不同质感。
2.能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对海洋玩具进行分类。
3.感受玩海洋动物玩具的快乐,初步萌发分类整理玩具的意识。
活动准备:海洋动物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课件。
活动重点:初步认识小海豚、小乌龟等海洋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了解玩具有软软的和硬硬的不同质感。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对海洋玩具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参观海洋玩具城,猜谜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参观海洋玩具城
提问:欢迎来到海洋玩具城,你们都玩过哪些玩具?
2.猜谜游戏,出示小海豚和小乌龟,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分别运用谜语和神器奇布袋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调动幼儿兴趣。
小结: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海洋动物朋友。
二、我的海洋玩具朋友,对比观察小海豚和小海龟,初步认识并大胆讲述其在外形特征、软硬质感的不同。
提问:仔细看一看小海豚和小海龟有什么不同?摸一摸他们有什感觉?
幼儿对比观察,并进行交流分享。
小结:它们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颜色大小也不同,摸上去一个是软软的,很舒服;一个是硬硬的,非常坚实。
二、游戏“我和玩具做朋友”,再次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并进行分类,感受玩玩具的快乐。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和玩具做朋友
要求:每人只能挑选一件,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2.幼儿自主玩玩具,在玩中再次感知玩具的软与硬的特性
3.幼儿展示并大胆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
提问:你是怎样玩玩具的?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
4.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要求:玩具朋友玩累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吧,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你拿的玩具是硬硬就送硬硬的家里,记得和它说再见。
教师根据幼儿分类情况,进行纠错并肯定幼儿
小结:你们真是有礼貌的的好孩子,谢谢你们把海洋玩具都送回了自己的家。
四、播放视频,迁移经验,萌发分类整理玩具的意识。
提问:幼儿园里也有很多的玩具,玩完玩具后,你应该怎么办?我们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播放儿歌视频,引导幼儿交流,初步萌发幼儿分类整理玩具的意识。
小结:幼儿园里的玩具也有不同的家,小朋友玩完后记得要把它送回自己的家,并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