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ECG)?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期连续记录和整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技术最早由 Holter 于 1947 年应用于监测心电活动,故又称 Holter 监测心电图,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在 24 小时内连续记录多达 10 万个心电信号,可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从而扩大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心电图有一个相对的正常值,但这个正常值仅供参考,因为心电图的数值受情绪、饮食、睡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理变化范围很大,所以很难制定一个明确的正常值。

1、心律:成年人 24h 全部心脏跳动次数在 80000 次-140000 次之间。但年轻人和老年人不同,休息时和运动时的心率也不同。

2. 早搏: 24 小时内房性早搏次数少于 100 次。室性早搏次数少于 800 次。大部分为单型室性早搏,少数为发作性多源室性早搏,室性QRS波群时间≤0.14S,无RonT现象。

3、房性心动过速: 正常人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为10-20次,由3-7个房性QRS波群组成,心率100-250bmp,24小时内不超过3次。

4、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约为 0.25–2。

5、ST–T改变;剧烈运动ST段轻度上坡型下降≥0.75mv。不同状态下记录的T波可呈直立型和低平型,一般不出现深而倒的T波。

6、Q–T间期;Q–T间期变化在0.40±0.04S之间。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相应延长,一般不超过480ms。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的功能

1、检测隐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和终止。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逐步了解其发生和终止模式。是否伴有 SSS 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是间歇性)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性心律失常。通过DCG观察了解其主要表现及有无窦房结功能对快慢综合征的影响,为辅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剂量或考虑其治疗、安装起搏器及分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协助判断同类型异位心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 DCG 监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根据与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法。

5、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DCG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依靠临床指标。

动态心电图的优缺点

优点 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是能够记录患者二十四小时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具有连续性,能及时反映患者的情况。而普通心电图只是用电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录下病人的一段心电图波形,一般为两三分钟。因此,就及时性和连续性而言,动态心电图具有巨大的优势。

缺点: 动态心电图虽然应用广泛,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它的记录导联数量有限(2-3 个),不能完整地反映心脏的情况。此外,患者通常处于活动状态,这或多或少会影响记录的质量。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