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儿童常见病,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炎为主要临床症状,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体弱、营养不良的儿童患此病,病程较长,病情也较严重,易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
1. 支气管肺炎
(1)起病急,有发热、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常伴有拒乳、呕吐、腹泻等小婴儿。
(2)重症病例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40分钟以上;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双肺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如果病变融合扩张,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叩诊可有浊音。

(3)合并心力衰竭时,患儿面色苍白或紫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水肿,心音沉闷,心率突然增快,超过160~180次(体温因素除外),或出现奔马律,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4)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正常。
(5)肺部X线片或透视可见肺纹理增粗、点状或斑片状阴影或大的融合灶。
2. 大叶性肺炎
(1)急性起病,发热、咳嗽、胸痛,肺局部叩诊混浊,呼吸音减弱,或一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言震颤增强。
(2)胸部 X 光片或透视检查出现节段性或大片阴影。
(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3. 支原体肺炎
(1)起病急骤或缓慢,体温可高可低,刺激性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体征不明显,偶有低通气,局部少许干湿性啰音。
(2)X线检查:肺门附近常有毛玻璃样片状阴影,由肺门向肺野扩散或呈斑点状阴影。
(3)血清冷凝集反应(“1:32”)阳性,双份血清的第二滴度比第一滴度高 4 倍以上,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