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是什么

副流感病毒

人副流感病毒(HPIV)是一种经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 RSV 一样,人类副流感病毒也会引起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喉咙痛)。它还可引起严重的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中。

人类副流感病毒的四个亚型各有不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I 型和 II 型最典型的特征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其中 I 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II 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第二大病因。Ⅰ型和Ⅱ型会引起其他上下呼吸道疾病。Ⅲ型经常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Ⅳ型很难发现,可能是因为它很少引起反复的下呼吸道疾病。IV型很难被发现,可能是因为它很少引起严重的疾病。人类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 1 到 7 天。

人类副流感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病毒表面含有溶菌酶和红细胞凝聚素-神经氨酸酶等糖蛋白。从血清学角度看,人类副流感病毒可分为 4 个类型(I 至 IV 型),其中 IV 型又分为 a 和 b 两个亚型。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在 150 纳米到 300 纳米之间),形态各异。它在外部环境中不稳定,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并很容易被肥皂水灭活。

目前还没有预防人类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不过,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人类副流感病毒 I 型和 III 型的疫苗。婴儿从母亲那里被动获得的人类副流感病毒 I 型和 II 型抗体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强调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必须密切关注各种控制措施,以减少和阻止疾病的传播。勤洗手和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隔离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尽管他们仍能参加保育机构学校活动,但对减少人副流感病毒的传播可能意义不大,因为人副流感病毒通常在病程早期传播。在医院,应采取严格的措施预防人副流感病毒的传播,如勤洗手、穿戴防护工作服和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的方法。

现在对于流感我们还没有很好的疫苗来防治,主要是流感的转化和变异太快了往往我们研究出一种疫苗之后流感病毒就不再和以前一样了,所以预防流感我们还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只有我们的身体好了病毒才不会随便入侵我们的身体。

副流感病毒是什么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