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局部一般反应的临床表现

因此,所有反应都有相互关联的全身和局部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往往从表面上不易察觉。

全身局部反应的临床表现有

部分受种者在接种后数小时至 24 小时内,接种部位会出现局部发红和浸润,伴有轻度肿胀和疼痛。平均直径 0.5-2.5 厘米的全身发红称为弱反应,2.6-5.0 厘米称为中度反应,超过 5.0 厘米称为强反应。

个别受者除红晕浸润外,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炎,虽然红晕的平均直径不超过 5.0 厘米,但伴有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炎也属于强反应。这种反应通常在 24-48 小时内消退,很少会持续 3-4 天。如果某些疫苗中含有微量残留甲醇,则红斑面积较大,出现时间较早,但多数在 24 小时内消退。

接种某些减毒活疫苗可表现为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卡介苗皮内接种后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4-5周左右出现直径小于0.5厘米的浅表溃疡,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直径小于1.0厘米,一般2个月左右结痂。少数儿童可能会在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5-7 天后出现散在皮疹。

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后,急性炎症过后,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成分逐渐增多,进入修复期,由于吸附剂难以吸收,炎症持续时间较长,在2-4内可出现局部硬皮病反应。

对局部的全身反应进行治疗:

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

较重的局部炎症可以用干净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是,卡介苗局部反应不宜使用热敷。对于特别敏感者,可考虑使用少量镇痛和解热药物,通常每天 2-3 次,持续 1-2 天。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