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宇航
进入7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根据往年同期疫情情况,7月应注意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麻疹等疾病。
7月4日,在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举办的 “新冠肺炎疫情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 “研讨会上,来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苗临床试验专家杨海涛指出,当前是手足口的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防控手足口病,不容忽视。不容忽视的是,呼吁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儿童接种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图 视觉中国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根据2019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91.82%。其中,1 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此外,3-5 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远高于 6 岁及以上人群。
杨海涛介绍,手足口病自2008年以来一直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2016年以后,随着EV71疫苗上市和大规模疫苗接种,全国报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数逐年下降,但2021年1-4月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达261512例,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手足口病易出现聚集性现象 手足口病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内从咽部排出病毒,3-5周左右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破裂后病毒即溢出。
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了手、毛巾、手帕、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被褥、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也可经口传播。杨海涛指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容易出现集体感染,家庭也有这种发病群发现象。
人体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年人大多通过潜伏感染获得抗体。因此,手足口病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 岁以内发病率占 85%-95%。
6 个月大的儿童应尽早接种 EV71 疫苗。手足口病病程短,通常一周内即可治愈。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但病毒也可侵入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杨海涛指出,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感染EV71病毒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手段。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科兴研发生产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艾儿来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接种对象适用年龄范围由原来的6月龄至3岁扩大到6月龄至71月龄,全程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专家表示,此次年龄扩大的批准意味着艾莱福斯将能够帮助更多儿童免受由 EV71 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感染。
专家还提醒,手足口病流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评论0